Reed Smith Client Alerts

2020年5月28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(“中国”)最高立法机关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(第十三届)通过了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(“《民法典》”)。 《民法典》由七编以及附则组成,共有84章及1260则条文,是中国历史上涉及范围最广的立法,也是唯一被正式命名为“典”的法律。

《民法典》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,而与此同时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、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》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》等法律将会被废除。

《民法典》的规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对于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至关重要。 《民法典》的通过被认为是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,因为其不仅涉及了民法和商事法的基本法律规则,还加强了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,例如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等。毫无疑问,《民法典》同样也会对涉外交易产生一定影响。本文旨在简要介绍新颁布的《民法典》及其对涉外合同的影响。

作者:林在志, 杨亚, 高未淼, 阎军, 白杨, 李连君, 李民, 余晓辰, 林泽翔, 梁宇衡, 雷文璇, 邓晗,朱杰

中国民法典简史

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4年,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(“人大常委会”)组织了专门的民法典起草小组。 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并不稳定、政治动荡,1954年和1962年做出的两次尝试都失败了。

1978年12月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后,人大常委会再次尝试起草民法典,以期能够满足1979年建设市场经济的需要。但根据中国当时的经济和社会条件,制定出完整的民法典存在一定困难。因此,人大常委会最终决定采用一种创新的方式,即首先制定民法单行法律,待在条件成熟时再研究制定一部完整的民法典。

就此开始,中国制定并修改了许多民法单行法律,其中包括《民法通则》、《婚姻法》、《继承法》、《担保法》以及《合同法》等法律。

2001年,中国立法机关第四次尝试制定民法典。该草案于2002年提交至人大常委会审议,但却由于其复杂性和引起的争议而被搁置。尽管如此,立法机关仍然延续之前的方式,陆续颁布了《物权法》和《侵权责任法》,并且也对其他民事法律进行了修订,这为将来制定民法典奠定了基础。

2014年10月,作为推进法治的必经之路,中共决定在2020年完成编制统一的民法典。2017年3月,《民法总则》颁布,并且从2018年8月开始,人大常委会陆续审议了六个分编草案。之后,《民法典》最终稿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并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。历经六十余载编纂历程,中国就此实现了制定全面现代的民法典的夙愿。